检测结论
与建议
|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该公司属于毛纺织及染整精加工。
该公司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甲酸、碳酸钠、过氧化氢、皮毛粉尘、噪声、高温等危害因素,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的通知》(国卫办职健发[2021]5号)的有关规定,该公司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
本次检测结果显示,除织布工接触噪声8小时等效值超标外,其余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以及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的要求。
对于超标的作业岗位,该公司为作业人员配备了耳塞(3M1100型,NRR=29dB)。织布工佩戴耳塞后接触噪声强度为91.7-(29-7)×0.5=80.7dB(A)<85dB(A),符合标准要求。
|
(1)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定期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证其有效运行。
(2)依据《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部分:总则》《护听器的选择指南》等相关规定,为作业人员配备适用个体防护用品,使作业人员佩戴耳塞后接触噪声强度预估暴露水平低于85dB(A),并定期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教育职工增强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意识,严格按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对于噪声超标岗位,建议定期轮岗或缩短劳动者接害时间,督促劳动者佩戴好耳塞。
(4)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等相关要求,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对于体检异常人员,按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并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5)该企业若生产工艺与设备等发生变化,产生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需另行评价和检测。
(6)该公司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