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
(1)进一步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的相关制度及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确保各项制度有效运行。
(2)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等相关要求,完善作业人员电工作业、高处作业等职业健康检查,对于体检异常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并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保证职业病防护设施与生产设备同时运转,重点关注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
(4)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和考核,加大对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教育职工增强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意识,严格按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5)污水处理装置清淤时,选择具有职业病防护能力的单位,确定并明确密闭空间作业负责人、准入者、监护者及其职责,告知清淤单位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在密闭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经允许的劳动者进入密闭空间并提供应急救援保障。
(6)六氟化硫充装由设备厂家完成,充装前双方应签订合同,合同中明确双方职责,充装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监督管理,避免危害事故发生。
(7)加强对现场作业人员培训管理,如夏季进入风机塔筒及机舱检维修时的高温危害和密闭空间作业导致的缺氧窒息,加强高温中暑及缺氧窒息的应急处置演练,熟练掌握正压式呼吸机等防护设施的正确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