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三和毛纺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报告名称 |
保定三和毛纺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 |
保定三和毛纺有限公司 |
联系人 |
冯艳卿 |
|||
地理位置 |
保定市蠡县大百尺镇大百尺村 |
|||||
项目名称 |
保定三和毛纺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
|||||
项目简介 |
保定三和毛纺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厂址位于保定市蠡县大百尺镇大百尺村,主要从事涤纶纺纱、涤纶纱线染色。 目前该公司运行正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乙酸、硫化氢、碳酸钠、氢氧化钠、其他粉尘、一氧化碳、噪声、高温。该公司自投入生产以来未发现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病例,本次为该公司首次现状评价。 |
|||||
评价人员 |
项目负责人 |
马立晶 |
报告编制人 |
蔡凤玲、陆凯明 |
||
现场调查人员 |
蔡凤玲、陆凯明 |
时间 |
2021.8.31 |
陪同人员 |
冯艳卿 |
|
现场采样、检测人员 |
蔡凤玲、陆凯明、牛烁、秦方娜、吴军龙、张玉蒙 |
时间 |
2021.8.31~2021.9.11 |
陪同人员 |
冯艳卿 |
|
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该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乙酸、碳酸钠、氢氧化钠、硫化氢、其他粉尘、一氧化碳、噪声、高温。 本次检测应检化学有害因素6项,实检6项;应检物理因素3项,实检3项。应检样品数160个,实检样品数160个。 化学有害因素:共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样品138个。其中,乙酸样品30个,碳酸钠样品15个,氢氧化钠样品15个,硫化氢样品15个,其他粉尘(总尘)样品57个,一氧化碳样品6个。检测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要求。 物理因素:共检测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样品22个,其中,噪声样品14个,高温样品5个,照度样品3个。其中有5个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超标,其余检测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要求。 |
|||||
评价结论 与建议 |
结论: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该公司属于纺织业中的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该公司存在其他粉尘、乙酸、氢氧化钠、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国卫办职健发[2021]5号)等有关规定,经综合分析判定,该公司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 |
建议: (1)依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相关要求,针对作业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规定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于体检异常人员,按相关规定妥善处理。 (2)依据《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为员工配备个体防护用品,并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和考核,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加大对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教育职工增强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意识,严格按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最大程度降低职业危害。 (3)当职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发生变更时,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企业应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中的相关条款。 (4)进一步建完善、更新职业卫生管理的相关制度及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内容,确保各项制度有效运行。 (5)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保证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与生产设备同时运转,重点关注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 (6)今后生产过程中,如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原辅料等发生变化,需另行检测、评价。 (7)该公司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今后运行过程中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
||||
现场调查、采样等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