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绿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循环经济综合利用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报告名称 |
保定市绿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循环经济综合利用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 |
保定市绿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人 |
黎伟 |
||||
地理位置 |
本项目位于保定市清苑区魏村镇西洪义村东北680m。 |
||||||
项目名称 |
保定市绿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循环经济综合利用项目 |
||||||
项目简介 |
目前大多数地区垃圾的处理依然沿用露天堆存、简单填埋等陈旧落后的方式,未经任何处理和分类的垃圾直接堆放在露天的场地上,不仅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污染大气,还会随着雨水的冲刷流入地下,严重污染水源。保定市位处于京津冀发展圈,又是雄安新区的上游城市,垃圾围城,令人担忧,处理好垃圾问题。无论是自身城市形象建设,还是对雄安新区的发展影响都非常重大。因此,建筑垃圾处理再生经济利用既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又创造价值,带动就业,是破解垃圾围城、围村的有效途径,意义十分重大。 保定市绿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2月5日,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1亿元。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城市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研究、开发、加工一体化的公司。 2018年7月2日,该公司取得清苑区行政审批局关于保定市绿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循环经济综合利用项目的备案信息(备案编号:保清审备字[2018]第132号)。2019年11月5日,该公司变更为“保定市绿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评价人员 |
项目负责人 |
葛志茹 |
报告编制人 |
薛灿、范凤杰 |
|||
现场调查人员 |
蔡凤玲、薛灿 |
时间 |
2021.9.10 |
陪同人员 |
黎伟 |
||
现场采样、检测人员 |
—— |
时间 |
—— |
陪同人员 |
—— |
||
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本项目存在噪声、矽尘等危害因素。 |
||||||
评价结论 与建议 |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本项目属于其他建筑材料制造,水泥制品制造。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国卫办职健发[2021]5号)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存在噪声、矽尘等危害因素,结合本项目运行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及类比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判定本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的建设项目。
|
(1)该企业应重点关注粉尘浓度、噪声强度。应严格执行与职业病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动态监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及强度的变化,以确保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 (2)该企业加强对作业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包括国家或省现行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以及各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防治措施、防护用品的使用等相关内容;针对各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不定期进行监督、考核。 (3)由于本项目在冬季基本不进行生产,但该地存在极端低温天气(-22℃),故建议为作业人员配备防寒工作服、防寒手套等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及相关要求,针对作业人员接触的危害因素,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对于体检异常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并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5)公司要加强对外委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与有资质的劳务公司签订用工协议,并明确双方各自的职责,告知外委单位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名称、对人体的危害、在操作中如何防护等,同时应明确管理责任,加强监督和管理。 (6)拟建项目在进行维护检修时,由于通风置换不彻底,可能发生窒息等事故,检修人员进入密闭容器检修前,应进行充分的空气置换排出其内部的有毒气体或粉尘;经检测合格、检修人员佩戴好防护用具后才能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应安排专人进行监护。加强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期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并不得擅自拆除和停止使用。 (7)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或者试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编制评价报告。 (8)本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通过评审后,如生产规模、工艺等发生变更导致职业病危害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建设单位应当对变更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评审。 (9)项目结束后建设单位应当通过公告栏、网站等方式及时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护设施验收时间、验收方案和验收意见等信息,供本单位劳动者和卫生健康主管门查询。 |
|||||
专家组评审意见 |
经过讨论和审议,专家组认为《保定市绿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循环经济综合利用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格式内容基本规范,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报告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和危险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辨识,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严重”的建设项目,报告提出了比较合理有效的职业防护设施和管理措施建议,可以起到保护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健康的作用。结论符合要求,同意通过该预评价报告。报告按专家意见补充修改后备查。 1、补充设立外部铲车司机职业卫生制度的建议。 2、表7.1-3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情况中,建议给制砖工艺加染料工配备手部防护(防化学品手套)、防尘口罩、护目镜。 3、表4.1-1 生产工艺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表中补充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线出料口“石油沥青烟、噪声”危害识别,补充成品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石油沥青烟、噪声危害识别。补充原料库、破碎后石料库粉尘和噪声危害识别,补充车辆在场院运输的粉尘和噪声危害识别。 4、补充报告中个生产线防噪、防尘的设施的调查,并分析评价。 5、针对辅助用室不符合要求处,建议中应给出具体的补充措施。 6、补充、完善评审会上提出的其他修改意见。
专家组长:刘喜房 专家组成员:纪化成、张新建 2021年12月24日 |
||||||
现场调查、采样等照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