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5957933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法律法规
公示信息
资质荣誉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法律法规

公示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公示信息 - 详细信息

达力普石油专用管有限公司沧州渤海新区 特型铸造(不包括砂型铸造)项目(一期)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17-5-22

报告名称

达力普石油专用管有限公司沧州渤海新区

特型铸造(不包括砂型铸造)项目(一期)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

达力普石油专用管有限公司

联系人

孙奉磊

地理位置

沧州渤海新区装备制造区南疏港路西段

项目名称

达力普石油专用管有限公司沧州渤海新区特型铸造(不包括砂型铸造)项目(一期)

项目简介

达力普石油专用管有限公司沧州渤海新区特型铸造(不包括砂型铸造)项目(一期)由铸坯生产系统及其配套设施、其他辅助设施(烟气净化处理设施、空压站设施、机修设施、循环水处理设施、理化中心、变配电设施、锅炉房等)组成。

该项目铸坯生产系统采用了“超高功率电炉-炉外精炼-连铸”短流程生产工艺,包括180t超高功率交流电弧炉、180tLF钢包精炼炉、1套双工位VOD炉、1台弧形半径为10.544流圆坯连铸机、1台弧形半径为1533流圆坯连铸机。

评价人员

项目负责人

张文芳

报告编制人

杨学钊、李明、王菊超

现场调查人员

张文芳、杨学钊、王菊超

时间

2014.9.202016.12.14

采样人员

1)评价检测:马立晶、曹犇、黄宏伟

2)补测:王彬、张文芳

时间

12014.9.25-27

22016.12.14-16

检测人员

1)评价检测:王娜娜、秦方娜;

2)补测:王娜娜、秦方娜;

时间

12014.9.25-30

22016.12.17

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萤石混合性粉尘、其他粉尘、矽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一氧化碳、盐酸、磷酸、臭氧、氮氧化物、氢氧化钠、氧化钙、紫外辐射、工频电场、高温、噪声。

1)化学物检测结果:一氧化碳、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盐酸、磷酸、臭氧、氮氧化物、氢氧化钠、氧化钙的检测结果符合GBZ2.1-2007的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

2)生产性粉尘检测结果:电焊烟尘、萤石混合性粉尘、其他粉尘、电焊烟尘的检测结果符合GBZ2.1-2007的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矽尘的的检测结果除炉渣处理工接触矽尘(总尘)超标外,其他检测结果符合GBZ2.1-2007的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

3)物理因素检测结果:

1)紫外辐射的检测结果均符合GBZ2.2-2007的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

2)工频电场的检测结果均符合GBZ2.2-2007的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

3)噪声的检测结果除废钢跨西侧、废钢跨东侧、电炉跨操作岗位噪声超标外,其他检测结果符合GBZ2.2-2007的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

评价结论

与建议

结论: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该项目属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中的黑色金属铸造。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

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能够落实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经现场检测调查,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基本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建设项目当前基本满足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正常生产过程中,采取了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所提对策措施和建议的情况下,能够符合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建议:

1)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应参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培训,具备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及职业卫生管理能力。

2)定期对接害人员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及应急救援措施等知识,督促其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

3)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的相关规定,定期为职工进行健康检查。本次体检人数为38人,未对所有接害人员进行体检,应把本项目所有接害职工纳入健康监护范围,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本次体检有1名需复检人员未按时进行复查,应及时安排体检需复查的人员进行复查,并根据体检结果进行妥善安置。

5)针对应急救援预案定期开展演练,对职业病防护设施或应急救援设施应加强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6)应急救援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应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长期正常运行与使用。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并督促、教育、指导作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

7)本次检测数据中矽尘超限倍数超标,因此企业应加强日常监测,对炉渣堆场定期洒水,同时加强个体防护,降低粉尘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影响。

8)由于本次检测时间不在当地夏季最热月(即7月~9月),因此未对高温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但企业应注意采取职业健康监护和防暑降温保护措施,保持作业人员的热平衡。

9)冬季寒冷季节巡检工、装卸工应注意防冻、防滑,尤其是阴雪天气。

10)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如生产工艺与设备、周边环境、原料、辅料发生变化,可能产生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需另行评价。

11)加强对外协人员的管理,签订职业卫生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职业卫生管理责任与义务,保护外协接害人员的身体健康。

 12)该项目消防水泵正常情况下不运行,但泵运行时会产生噪声,建议运行时人员佩戴防噪声耳塞。

13)建议企业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对新增岗前和离岗接害人员进行岗前体检及离岗体检。

14)目前,该项目每年生产2-3个月,生产任务短,该项目的生产制度为中班、夜班两班运转,一旦长期生产运行,车间工人会产生疲劳作业,建议企业今后施行三班两运转或四班三运转制度,保障人员休息时间。

15)加强对受限空间作业的管理,进入设备内或地坑内、封闭地下室内作业时,要办理作业票证,经过严格审批,有人监护情况下作业,避免发生急性危害事故。

专家组评审

意见

专家组听取了建设单位对项目的概况介绍及河北利康职业危害检测有限公司对《报告》的汇报,通过讨论形成如下评审意见:

建设项目概况清晰,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工艺设备、原辅材料等描述基本完整、准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执行情况分析基本全面;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分析较清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基本正确;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基本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分析正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人员配置合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基本满足相关要求并得到落实;职业健康监护基本落实;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基本具备针对性、可行性,并满足要求;正常生产后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治效果预期分析正确;对策措施和建议实用、合理、可行;

评价结论正确。

专家组建议:

1、完善评价依据,明确分期建设的内容;

2、细化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落实情况说明;

3、补充砌包作业、测温作业、外包作业等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分析与评价,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防护效能;

4、细化防尘、防毒、防噪声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的分析与评价;

5、补充锅炉炉渣处理工矽尘超标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措施及建议;

6、资料附件中补充铯-137放射部分检测报告表;

7、补充完善专家组提出的其他意见。

专家组原则同意通过该《报告》,《报告》应按专家组意见修改,经专家组长复核确认后可依程序上报。

 

专家组组长:褚花平   

专家组成员: 褚莉云、王秀林

201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