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背膜三期扩产项目 (年产太阳能电池背膜500万平方米)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报告名称 |
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背膜三期扩产项目 (年产太阳能电池背膜500万平方米)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
||||||
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 |
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 |
联系人 |
贾伟涛 |
||||
地理位置 |
保定市乐凯南大街6号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院内西部,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5°25'45.38",北纬38°52'00.51"。 |
||||||
项目名称 |
太阳能电池背膜三期扩产项目(年产太阳能电池背膜500万平方米) |
||||||
项目简介 |
本项目生产太阳能电池背膜,生产规模为500万平方米/年,主要为复合型和涂布型二种。工艺基本相同,主要为配液—涂布干燥—整理。其中主要使用二种浆料,一种为氟涂料,主要成分是乙酸丁酯、二甲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氟树脂;一种为复合涂料,主要使用粘合剂、固化剂做原料。复合型产品只使用复合涂料,涂布型产品使用氟涂料和复合涂料。 |
||||||
评价人员 |
项目负责人 |
孙岩 |
报告编制人 |
李明、李倩、张杰 |
|||
现场调查人员 |
孙岩、李倩 |
时间 |
2016.11.24-11.25 |
||||
采样人员 |
康海龙、李倩 |
时间 |
2016.11.28-11.30 2017.1.16 |
||||
检测人员 |
康海龙、李倩 |
时间 |
2016.12.1、2017.1.16 |
||||
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
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乙酸乙酯、二甲苯、乙酸丁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1,6-二异氰酰己烷、电焊烟尘等,物理因素是噪声等。 检测结果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中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
||||||
评价结论 与建议 |
结论: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本项目于“塑料制品业”中的“塑料薄膜制造业”。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的相关规定,结合项目采用的原辅材料(涉及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二甲苯等)、主要生产工艺和产品等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综合分析判定,该建设项目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 综上所述,通过对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及其合理性与有效性评价和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健康监护等符合性评价,同时结合本次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本项目当前能够满足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本项目在将来正常生产过程中,采取了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所提建议的情况下,能符合国家和地方对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
建议: (1)个人生活中的保健措施。有害作业人员作息时间要规律化,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对职业病防护设施或应急救援设施应加强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不得擅自拆除、停止使用。 (3)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要积极参加每年的再教育培训,合格证到期后应进行复训。 (4)认真落实职业病防治各项措施,定期进行职业危害检测,定期对接害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加大对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教育职工增强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意识,严格按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最大限度降低职业危害。 (5)维修人员在检修、抢修设备时,可接触到高浓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尤其是设备抢修时,偶然性较强更需注意个人防护。在限制性空间(如罐、釜等)进行维修、清理作业时,实行两人监护制度,即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监护人要坚守岗位,做好配合,不准擅离职守,时刻注意操作者动态,防止中毒窒息、中暑等事故的发生。 |
|||||
专家组评审 意见 |
通过听取建设单位与评价单位的介绍并进行认真论证评审,专家组认为:《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背膜三期扩产项目(年产太阳能电池背膜500万平方米)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评价了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符合性,通过检测检验数据及统计分析评价了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有效性。《报告》对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分析,对职业健康条件进行了分析评价。专家组认为《报告》内容基本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通过对《报告》的技术审查。可作为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的依据,但评价单位应就下列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并经专家审核确认。 一、进一步细化试运行情况介绍; 二、布局补充新风空调器及其新风采集口位置调查并评价其合理性。 三、补充清洗工作位置和工艺流程介绍。 四、补充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落实情况分析。 五、细化职业卫生管理评价内容。 六、评审专家其他修改意见。 专家组组长:刘喜房 专家组成员:石俊青、卞恒全 2017年1月13日 |